塑料表面的氟化作用是一種固相和一種氣相反應物之間的化學反應,是直接用氟氣作為氟化試劑對高聚物表面進行改性的新方法。氟化的基本原理是,由氟原子取代聚合物鏈上的氫而在塑料制品的表面發生化學反應,從而使得聚合物本身力學性能不受改變的影響下極性、內聚能、密度和表面張力發生變化,極大地提高了阻隔性、表面可粘接等性能。實際上幾乎塑料表面都可以用氟進行預處理。因為活化作用是由氟和塑料的相互反應引起的,因此氟化過程的強度可以通過調節氟的濃度而再現。薄膜和形狀復雜的制品表面都能被氟化處理。
塑料制品表面經氟化技術處理所得到的功能可以分為兩類,一類是阻隔功能,另一類是表面活化功能。
1.在阻隔作用中,混合物中的氟含量為1%~2%,經改性處理后,塑料制品的抗非極性溶劑滲透性有了明顯的提高,能夠耐受各種類型的溶劑,例如化學制品、有機溶液、油和燃料等;氟化處理的表面也可以保護塑料制品使這免受濕氣、蒸氣以及帶有氣味的各種氣體的侵襲,甚至能夠抵御細菌和微生物所造成的侵害。
2.與氟化阻隔不同,表面活化功能處理過程可以增加表面能,并且使表面更具親水性能,關于這種技術在塑料加工中的典型應用包括:印刷的預處理、表面構造和粘接、天然和人造纖維生產、薄膜和過濾材料的生產、纖維強化建筑材料的生產等。
塑料容器、聚丙烯纖維混凝土、涂料、油漆、油墨和印刷業、電子行業等都會涉及到塑料制品的氟化處理。
|